双服务体系
查看次数:9924
时间:2019-06-20
随着夏季到来,,气温升高,,,,不少猪场猪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或紫色斑点。。。。这些斑点常常出现在猪的耳部、、、背部和腹部。。。。特别是断奶后的保育猪,,,体表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斑点较多,,,,而且还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,,,,如体温升高、、、采食量下降、、生长受阻等,,,严重的还会出现死亡。。。。
这些问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??下面就一起探讨一下。。。
1. 圆环病毒病(病猪皮肤上的紫色斑点)
又称皮炎肾病综合征。。病猪皮肤出现散在斑点状的丘疹,,丘疹开始呈红色,,,,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,,,呈现红色、、、、紫红色的病灶,,,,继由中心部位变黑并逐渐扩展到整个丘疹,,,病变主要发生在背部、、、臀部和身体两侧。。。
此外,,有些猪还会出现发热、、、、喜扎堆、、、食欲减退、、、、逐渐消瘦、、结膜炎,,,拉黄色水样粪便、、、、体表淋巴结肿大、、呼吸急促、、、甚至衰竭死亡。。。
防治方法:
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消毒,,做好新生仔猪的疫苗免疫,,,,仔猪断奶后定期加药保健,,,来综合防控本病的发生。。。
2.急性型猪瘟(病猪皮肤上的紫红色出血点)
又称“烂肠瘟”,,,,刚发病时,,,常无症状突然死亡1-2头,,几天后猪群相继发病,,,,体温升高到40.5℃~41℃,,持久不退。。。。食欲减退或停食,,精神沉郁,,,,伏卧喜睡、、、、寒颤、、挤卧一堆或钻草窝。。。站立行走弓背弯腰,,,四肢无力,,行动迟缓,,摇摆不稳,,,,眼结膜发红,,,,有脓性分泌物,,,,先便秘,,,,后腹泻。。。可视粘膜和耳根、、腹部、、、、四肢内侧等处皮肤有指压不褪色的针尖大密集出血点。。。病程1~3天,,,死亡率达90%。。。用药物治疗无效。。。。
防治方法:
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,,主要靠疫苗预防。。疫苗注射,,母猪应于配种前免疫,,仔猪在25日龄首免,,, 60日龄时二免。。。适时进行抗体检测,,,,凡抗体不合格的猪,,需及时补免。。。。
3.附红细胞体病(病猪皮肤上的红色斑点)
又称“猪红皮病”,,,,许多猪发病初期食欲不振,,体温开始上升,,,40℃~41.5℃呈稽留热。。。。全身皮肤发红。。。。眼结膜潮红,,,有的猪呼吸加快,,有的有呕吐现象,,,精神沉郁,,,,前期便秘,,大便干燥如算盘珠状,,,,有的带肠粘膜,,,后期腹泻,,排黄色或灰褐色水样稀便。。。尿色变深,,,呈黄色。。。5~6天后有些猪颈部、、、、背部、、胸腹下部,,四肢内侧、、、皮肤上出现如绿豆至黄豆大的红点。。。8~9天后,,红点变成紫斑,,,,背上毛孔有铁锈色斑点。。。有的猪两后肢不能站立。。十几天后发病的猪皮肤苍白。。。。
防治方法:
因本病现无疫苗预防,,现只有用药物防治。。。。首选四环素类、、、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保健。。
4.猪丹毒(红色斑块)
又称“打火印”亚急性型(疹块型),,,病较轻,,,头一两天在身体不同部位,,,尤其胸侧、、背部、、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,,圆形、、、四边形(较多见),,有热感的疹块,,,,指压退色,,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。。。病猪口渴、、、便秘、、、、呕吐、、、体温高。。疹块发生后,,体温开始下降,,病势减轻,,,,经数日以至旬余,,病猪自行康复。。。
哺乳仔猪和刚断乳的小猪发生猪丹毒时,,,一般突然发病,,,,表现神经症状,,,抽搐,,倒地而死,,病程多不超过一天。。。。
防治方法:
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和疫苗免疫,,本病治疗可使用青霉素、、、头孢类药物,,,首次用量可加倍使用。。。
5. 寄生虫
病猪以剧烈痒觉为特征,,,,躁动不安,,食欲降低,,,,生长缓慢,,饲料报酬下降,,是严重危害养猪生产的疾病之一。。病变通常先在耳部发生,,,耳部皮屑脱落,,,进而出现过敏性皮肤丘疹,,,以后逐渐蔓延至背部、、躯干两侧及后肢内侧,,,,猪常在猪栏、、、、墙壁等处摩擦,,,严重时造成出血、、、结缔组织增生和皮肤增厚,,,局部脱毛。。。。
防治方法:
①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,,,每周带猪消毒1-2次。。。
②建议生长猪60日龄和出栏前一个月各驱虫一次,,,母猪每年驱虫四次,,,,即每个季度驱虫一次。。。。(资料来源:中国养猪)
文章来源:猪业视角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来源于网络,,我们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,,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。。。仅供读者参考。。。版权属于原作者。。。。